第04版:文化
本版新闻列表
 
上一篇  下一篇
2020年11月27日 星期

苦槠那个味


□ 江初昕

村庄的水口林,有一片苦槠树林。村庄下水的地方叫作水口,因为村规民约不能随意砍伐水口的树木,于是这片苦槠树林终年郁郁苍苍。有几棵苦槠树非常高大,要几个人才能合围住,树冠如蘑菇,仿佛一把巨大绿伞撑起。

到了初冬季节,如果刮了一夜的北风,苦槠树上的果实就会簌簌落下,这可牵住了孩子们的心。天麻麻亮,小孩子们三三两两,不约而同来到树底下捡拾苦槠籽。脚踏着“沙沙”的树叶,勾着头,来来回回,寻找圆溜溜棕褐色拇指般大小的苦槠籽。这儿一簇,那儿一堆,熙熙攘攘的,到处都是“哗哗”拨弄树叶的声音。把快乐捡进书包里,或裤袋里。也有的爬到树上,用一根竹篙使劲打,树上的苦槠纷纷落地,我们就在树下赶忙捡拾,捡来的苦槠籽集中放在一起,然后大家分。

为了分得苦槠,同伴把鞋子一脱,往手上吐了口唾液,踩着树干粗糙的表面,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爬了上去。我们把竹篙递上,他在树上一阵猛打,树上的苦槠籽像下雨一般纷纷落下,落下的苦槠籽有时打在头上,掉进脖子里,大家全然不顾。我们在树底下用双手捧,大把大把的苦槠籽装进了我们的书包里,好不过瘾。打得差不多以后,该下树来,看看离地那么高,爬树的孩子心生恐惧不敢下来了。急得他在树上直哭喊,我们只好从家里扛来木梯架在树上,才得以下树来。

苦槠籽采回家以后,就放在太阳底下晒干,直至那层坚硬的外壳破裂开,用齿耙轻轻拨动,里面玉黄色的果仁就滚落了出来。之后,把果仁浸在水中泡上一晚,第二天,就在石磨上磨成浆了。把浆水放在木盆中反复换水沉淀几次,就能把苦槠淀粉中的苦涩味浸泡掉,晒干后的淀粉可以用来做苦槠豆腐、苦槠粉丝。

做苦槠豆腐时,把苦槠淀粉放入锅中,用冷水拌稀后,炉灶里开始烧火,一人在锅灶上顺时针不停搅动,渐渐的,锅中凝固了起来。等冷却后,用菜刀横竖切下,放入凉水中浸泡,随吃随拿。

苦槠粉丝的做法也简单,苦槠淀粉凉水和稀后,放入漏勺里反复敲打,漏到开水中定型,再捞出凉水中过一遍,最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,苦槠粉丝就做好了。

“粮不足,吃苦槠。”在过去,农村里的粮食供应不足,村里人往往跑到山里找些野果充饥,像苦槠便是如此。初冬时节漫山遍野地捡拾,整袋地背回家。在饥寒交迫的年底,用苦槠来充饥,也是无奈之举。

如今,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,原来用来充饥的苦槠成为稀罕物,苦槠豆腐被列入了野味山珍的名录。近些年,随着旅游的开发兴起,久居城市的人纷纷来到乡村休闲度假,在农家饭店里,都要点上一盘苦槠豆腐或苦槠粉丝。吃在嘴里,味道清香,入口爽滑,让食客大快朵颐,赞叹不绝,也成为一道很有特色的乡村美食。


上一篇  下一篇
鄂ICP备05006816号
Copyright@1984-2015 China water transport. All Rights Reserved.
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*768 IE8.0下浏览